成語詞典
“人五人六”,《成語詞典》為何不敢收?“人五人六”,樅陽人一聽就知道什么意思;
“人五人六”,安慶人一聽就知道什么意思;
“人五人六”,安徽人一聽就知道什么意思;
“人五人六”,中國人一聽就知道什么意思。
這么好的一句熟語,《成語詞典》卻沒有收,這就沒辦法將“人五人六”定性為“成語”了。
“百度百科”收了“人五人六”,釋義:裝模作樣、假正經,裝作正人君子的樣子。
“百度百科”一直以瞎講著稱,不過,這“人五人六”的釋義基本上又對了。但是,不完全對?!叭宋迦肆边€有“張狂”的意思。
除了“張狂”,還有很高興的意思,抖威風的意思,等等。內涵太豐富,一下子概括不了。
內涵不清,出處也不明。如果要收入“辭典”,這兩點是必須的。
王小六打豆腐
“人五人六”的出處,黃梅戲《王小六打豆腐》中倒有:王小六這家伙,喜歡鬼扯,跟自己的老婆都鬼扯。王小六的說法是:“十一個人上街分兩邊走——人五人六?!?/strong>
從小學算術上講,這個算法沒問題:五加六,等于十一。
為什么“十一個人上街分兩邊走”,就是“人五人六”?王小六沒有說,很可能他也是聽人說的。
“十一個人上街分兩邊走——人五人六”,王小六可以說,專家這么說就嚴肅了——說“人五人六”這個詞,是從唱戲的那里聽來的,這樣的專家要被人罵死。
所以,“人五人六”找不出出處。
“百度百科”說,“人五人六”出自王朔《枉然不供》:“別看那小子裝得五講四美、人五人六的樣兒,其實一肚子男盜女娼,背著人嘴可臟著呢?!?/strong>
這是典型的“百度風格”。王朔才多大?就算跟王小六比,也不是差幾歲,至少是差幾輩。萬一王朔跟王小六又是同宗本家,晚輩侵權長輩,那就更不好了。
“百度百科”是給王朔挖坑。
也有人說,“人五”是“人物”的諧音,還真有點道理。
那“人六”呢?“人五”都算“人物”,“人六”不算“人物”,不符合“少數服從多數”的原則。
把“人五”解釋成“人物”,與“人五人六”的語意,也存在沖突。以語境論,“人五人六”與“人模狗樣”非常接近?!叭宋铩币话闶前x的,“狗物”應該是貶義的。所以,把“人五”解釋成“人物”,改變了“人五人六”的語義,這個說法完全可以否定。
有個現象,倒值得注意:太湖西山話中有個“櫻五櫻六”,跟“人五人六”是一個意思。太湖西山話中的“櫻”,音ang,是“高興”的意思?!拔濉迸c“六”,表示高興的程度。那么,“櫻五櫻六”就是相當高興的意思。人一高興,就容易忘乎所以,這跟“人五人六”就靠上邊了。并且,“高興”是沒有褒貶之分的:正經的人可以“高興”,不正經的人也可以“高興”。法律面前,人人平等。
但是,“櫻五櫻六”的這種解讀,也沒有見到嚴謹的考證。更何況又是方言,離普通話很有一段距離。
所以,“人五人六”真要進入《成語詞典》,專家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。
人模狗樣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